砥砺奋进谱新篇——2024年度全国移民管理工作综述
聚合力谋新篇——2024年度中管高校纪检监察机构述职会侧记
在守正创新中深化发展 不断增强巡视巡察震慑力穿透力推动力

对话“十四五”| 青藏高原保护 不仅是环境问题

发布时间:2021-07-19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字体大小[ ]

  对话“十四五”| 青藏高原保护 不仅是环境问题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王雅婧

  青藏高原的生态保护存在哪些特殊性和难点?新发展阶段,该区域如何在兼顾环保的情况下,找到适宜的经济发展模式和产业道路?围绕相关问题,记者对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青海省生态文明新高地行动方案参与人吴向阳进行了采访。

  问: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在对青藏高原生态保护进行部署时提出,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系统治理。相较其他地方,青藏高原为什么多了一个“冰”?冰的治理主要有哪些方面?

  吴向阳:早在2013年,中央就提出“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理念。2020年,又提出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把“沙”作为一个自然要素融入到生命共同体。2021年,又把“冰”作为一个新的自然要素融入到生命共同体理念,这充分考虑了青藏高原的特殊性,是对生命共同体理念内涵的丰富和拓展。

  冰川和雪山是青藏高原等高海拔地区特有的生态要素,对高原生态系统有独特的作用。受气候变化及部分人为因素的影响,青藏高原的冰川雪山冻土消融减退趋势在逐步增加,一定程度上减弱了三江源储存水源功能,引起土壤侵蚀加速等生态问题。因此,综合考虑青藏高原的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的系统治理,是必要的。

  对于“冰”的治理,要加强雪山、冰川、冻土动态监测,根据雨水形成机理和冻土积雪变化规律,适时开展人工增雨雪作业,适度改善局域小气候,提高积冰积雪厚度,限制冰川雪山周边的人类生产经营活动。

  问:和其他高原地区相比,青藏高原的生态保护存在哪些特殊性和难点?

  吴向阳:就特殊性来说,首先,青藏高原是世界屋脊,是“三江之源”,对我国水资源安全极为重要,对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极为重要。保护青藏高原的生态,就是保护中华民族的永续生存。

  其次,青藏高原是高寒生物自然种质资源宝库,是世界高海拔地区生物、物种、基因、遗传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是北半球气候的敏感区和启动区,也是全球生态系统的调节器和稳定器。保护好青藏高原的生态,就是保护全球生态系统。

  再次,青藏高原拥有特殊的地缘政治地位,青藏高原的生态保护、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事关民族团结和国防安全。保护好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不只是一个区域、一段时间的事,而是利在千秋、泽被天下的大事。青藏高原的生态保护,不仅仅是环境问题,也是经济问题、民生问题、民族问题、安全问题。

  就难点来说,青藏高原的生态系统极其脆弱,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比较简单,抗干扰能力和自我修复能力极差。人为或者自然的扰动(如气候变化)对其往往具有不可逆的破坏性作用。

  同时,青藏高原的整体经济水平与全国相比还较低,经济发展的压力较大,民众生态保护的意识需要进一步增强。

  问:青藏高原既是生态脆弱区,也是经济发展相对薄弱的区域。新发展阶段,该区域如何在兼顾环保的情况下,找到适宜的经济发展模式和产业道路?

  吴向阳:青藏高原最大的资源在生态,找到把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可行之道是青藏高原发展的正确方向。主要有以下几个途径,一是把青藏高原的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好,充分利用好国家公园体制示范;二是把青藏高原碳汇资源核算清,在碳达峰碳中和战略中利用好;三是把青藏高原的生态文化与藏族等少数民族特有的文化保护开发和利用好;四是把青藏高原特有的林下资源和生态畜牧业发展起来,注重地理标志品牌的打造和推广,注重高原良种繁育技术的研究;五是核算青藏高原生态产品生产总值,为生态保护和生态补偿提供理论支持,探索更多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途径。

  问:目前我们国家在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方面还存在哪些亟待补足之处?下一步应重点加强哪些方面?

  吴向阳:青藏高原自然生态系统敏感脆弱,部分地区还存在不合理的人类开发活动,伴随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青藏高原受损生态系统的恢复难度仍然较大。一是青藏高原超过70%的草地面临不同程度的退化威胁,且高寒草甸、高寒草原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差,存在边治理边退化、二次退化、鼠虫害反弹等现象。二是森林生态系统质量不高,青藏高原多年来建设的人工林普遍存在林分结构简单、树种组成单一、林木密度大、株间竞争激烈等问题。三是湿地冰川退化风险加剧。受气候变化影响,冰川雪山消融减退趋势明显增加,冻土层解冻加速,江河源头储存水源功能减弱。四是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沙化危害较大。

  青藏高原生态修复与保护是一个长期过程,任务艰巨,除了需要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和加大科学研究力度外,还需要体制机制上不断创新。要打破部门和地方分割,系统考虑青藏高原生态保护与地方发展问题。可借鉴《长江保护法》,研究制定《青藏高原保护法》,从法律层面解决青藏高原生态保护与修复、资源合理高效利用等问题。

中国法治新闻网摘编亓淦玉

【免责声明】:以上图、文、音/视频文章内容转载于网络(本网原创文章除外),其版权均属于原作者或归属权利人。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转发推广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禁止用于商业用途,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仅供交流学习了解法律、法规、政策,如无意侵犯到贵公司或个人的知识产权,部分文章转发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无意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本网制作采编部QQ号: 3555333776,微信号:GAN160003,请联系我们将立即删除或更正。电话:010-89525216。本网投稿邮箱:3555333776@QQ.COM。通讯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朝外雅宝路12号(华声国际大厦)1层 1 2 1号。本网原创文章欢迎转载,为尊重和维护原创权利,请转载时务必注明原创作者、来源:XXXXX网站。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发表感言: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更换。